夜香牛
Vernonia cinerea ( L.) Less.
Linnaea 4 (3):291. 1829.
≡Conyza cinerea L. ≡Conyza cinerea L. Sp. Pl. 2: 862. 1753.
多年生草本,高20-60(-80)cm。茎上部有分枝,被灰褐色平贴的短柔毛,具腺点。茎下部和中部叶叶柄长1-2cm;叶片菱状长圆形或长卵形,长3-6.5cm,宽1.5-3cm,基部宽楔形,下延至叶柄,边缘具疏锯齿,齿端具小尖头,先端急尖或稍钝,侧脉每边3-4条,下面密被灰白色或淡黄色短柔毛,沿脉上毛最密,上面疏被短柔毛,两面均有腺体,茎上部叶具短柄或近无柄,叶片狭长圆状披针形或条形,基部楔形,先端渐尖。头状花序多数,稀少数,直径0.6-1cm,在茎、枝端排成伞房花序状的聚伞花序;花序梗细,长0.5-1.5cm,具条形小苞叶,密被短柔毛;总苞钟形或管形,长4-5mm,宽6-8 mm;总苞片4层,外、中层总苞片条形,长1.5-2mm,先端有软刺尖,绿色,有时变紫色,背面被短柔毛及腺体,内层总苞片条状披针形,略长;管状花19-23朵,长5-6mm,花冠淡红紫色,疏被微柔毛,具腺体,檐部裂片条状披针形。瘦果圆柱形,长约2mm,无肋,稀具不明显肋,密被短柔毛和腺体;冠毛白色,2层,外层冠毛多数,短,内层冠毛稍长,糙毛状,近等长,长4-5mm。花期:全年。果期:全年。
产地:仙湖植物园(李沛琼 961)、宝安(张寿洲等 0670)、福田(李沛琼 1927)。深圳各地常见。生于山坡草地、林缘、旷野或路旁,海拔50-750m。
分布: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海南、广西、湖北、湖南、云南和四川。日本、印度、尼泊尔、不丹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、柬埔寨及非洲。
用途:全草入药,有疏风散热、拔毒消肿、安神镇静和消积化滞之功效。可治感冒发热、痢疾、跌打扭伤、蛇伤和疮疖肿毒等症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3卷 555页
2455
图 583 夜香牛 Vernonia cinerea
2455
图 583 夜香牛 Vernonia cinerea
1.植株的下部,示根、茎下部叶和茎中部叶;2. 植株的上部,示茎上部叶和花序;3. 外层总苞片;4. 内层总苞片;5. 管状花;6. 瘦果;7. 冠毛中的1条放大。(李志民绘)
1.植株的下部,示根、茎下部叶和茎中部叶;2. 植株的上部,示茎上部叶和花序;3. 外层总苞片;4. 内层总苞片;5. 管状花;6. 瘦果;7. 冠毛中的1条放大。(李志民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